關(guān)鍵詞 |
不倒苗黃精種子,內(nèi)蒙古黃精種子,真實黃精種子,不倒苗黃精種子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凈度 |
98% |
應(yīng)用場景 |
花圃苗圃生產(chǎn) |
等級 |
3 |
播種期 |
多季 |
繁殖方式 |
播種苗 |
盛花期 |
多季 |
黃精種子育苗期間,需定期除草,苗床雜草會與幼苗爭奪養(yǎng)分和水分,除草需在雜草幼苗期進行,采用人工拔除方式,避免使用除草劑,防止除草劑損傷幼苗,除草后需輕澆一次水,防止土壤板結(jié)。
蚜蟲是黃精幼苗常見害蟲,會吸食幼苗汁液,導(dǎo)致幼苗生長緩慢、葉片卷曲,可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學(xué)防治結(jié)合,物理防治可懸掛黃色粘蟲板,每畝懸掛 20-30 塊,化學(xué)防治可噴施 10% 吡蟲啉可濕性粉劑 1500 倍液,每隔 10 天噴施一次,連續(xù) 2-3 次。
黃精幼苗生長期間,需定期觀察幼苗長勢,及時剔除弱苗、病苗,保留健壯幼苗,使幼苗分布均勻,每株幼苗都能獲得充足的光照、養(yǎng)分和水分,提高幼苗整體質(zhì)量,健壯幼苗移栽后成活率更高。
黃精幼苗長出 6-8 片真葉時進行第二次追肥,每畝施入氮磷鉀復(fù)合肥(10-20-10)15kg,此次追肥增加磷鉀肥比例,促進幼苗根系生長,增強幼苗抗逆性,施肥后需澆水,避免肥料在土壤中積累導(dǎo)致燒根。
采用直播育苗的黃精,當(dāng)幼苗株高達(dá)到 10-15cm 時進行間苗,按株距 5-8cm 保留健壯幼苗,間苗時動作要輕柔,避免損傷保留幼苗的根系,間苗后的幼苗可用于補苗,或移栽到其他苗床,提高種子利用率。
黃精育苗期間需控制澆水頻率,隨著幼苗生長,逐漸減少澆水次數(shù),增加單次澆水量,促進幼苗根系向下生長,提高幼苗耐旱能力,澆水時間選擇在上午 9 點前或下午 5 點后,避免正午高溫澆水,防止幼苗萎蔫。
————— 認(rèn)證資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