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昭通銷售楓香苗,許昌供應楓香苗,鎮(zhèn)江供應楓香苗,徐州供應楓香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園林用途 |
風景樹 |
冠幅 |
100cm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生長環(huán)境 |
露地 |
樹齡 |
2年 |
樹形 |
寶塔形 |
樹型 |
寶塔形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葉 |
楓香苗木短截造林試驗調(diào)查說明,1 年生苗高達80 cm 以上、高徑比失調(diào)的楓香苗,通過短截,保留40 cm ,用于造林,與沒有進行短截的對比,其生長量明顯提高,造林當年新梢平均高提高了70 % ,平均地徑提高了28 %;造林后第4 年平均樹高提高了37 %,平均胸徑提高了34 %。方差分析表明,造林當年的新稍高、造林后第4 年的樹高與胸徑3個調(diào)查項目的楓香苗木短截造林與不短截造林間生長量差異均達到了極顯著水平。楓香短截造林也提高了造林成活率5 個百分點,并促進了林分及早郁閉。
楓香的種植方法
選地整地:選擇溫暖濕潤、土壤深厚的山谷、山坡下部和中部,低山丘陵區(qū)以陰坡半陽坡為好。整地冬季前完成。緩坡地以全墾加穴狀整地為好,山地陡坡采取魚鱗坑或穴狀整地,穴規(guī)格50cm×50cm×40cm。
植株定植:3月中上旬氣候較穩(wěn)定時造林。一般株行距為(1.5~3.0)m×(1.5~3.0)m,栽1110~4440株/hm2。培養(yǎng)用材林可稀植,以培養(yǎng)餌料林、原料林、材苗兼用林為主的可密植。
丘陵和低山區(qū)可營造混交林,與馬尾松、杉木等樹種混交,混交方式為帶狀或塊狀,混交比例楓香占30~40%。杉木或馬尾松采伐跡地更新,應營造以楓香為主的混交林,其比例達70%左右。
撫育管理:新造林要連續(xù)除草松土2~3年,在5~6月和9~10月?lián)嵊?次,第1年以除草為主,第2、第3年以擴穴為主,穴徑60cm,深度15cm。幼林在9月至翌年5月結(jié)合撫育進行施肥,用有機肥或復合肥進行條狀溝施,成林施肥好在冬季進行。造林后第2年開始修除樹木基部1/3以下枝條及雙叉枝和競爭枝,直至郁蔽成林。
修剪在樹木休眠期進行,修枝切口要平滑,不傷樹皮,不留樁。林分郁閉度達0.9以上時,被壓木占總株樹的20~30%時進行間伐。起始年限在10年左右。主要采用下層撫育法,第1次強度為林分總株樹25~35%,間伐后郁閉度不小于0.7,間伐間隔期不小于8年,以后問伐強度為20~30%。30~40年后采取主伐。
楓香的用途
楓香枝干可供培植香菇,木材堅硬兼能抗白蟻,是良好的建筑及家俱材料;葉可供飼養(yǎng)天蠶蛾,落葉壓干后可作書簽;蒴果干后可作干燥花素材。另外楓香木材可做建筑、木工材料。
楓香苗期管理
間苗補苗。揭草后,幼苗長至3~5厘米時,應選陰天或小雨天,及時進行間苗和補苗。將較密的苗木用竹簽移出,去掉泥土,將根放在0.01%ABT3號或ABT6號生根粉溶液中浸1~2分鐘,再按8厘米×12厘米的株行距,栽于缺苗的苗床上,然后澆透水即可。間苗后,每平方米保留楓香苗70~80株。
楓香樹形高大美觀,枝葉濃密,生長迅速,主根深扎,根系發(fā)達,耐干旱、瘠薄,適應性和生命力與馬尾松相似,是樹種。喜光、也能耐蔭,抗風寒喜肥沃、濕潤、中性及酸性的土壤,但在瘠薄沙礫土或粘重黃泥土上也能生長。
楓香樹的生態(tài)價值
楓香樹是我國主要的紅色樹種之一,在秋季尤為鮮紅,是建造景觀園林的寵兒,由于主要生活在山谷丘陵,也是建造風景樹林的普遍選擇;將它與綠葉樹木搭配種植,形成綠紅交相輝映的畫面,使人賞心悅目;只是一片楓香樹也可以營造出“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意境。我國的郊區(qū)和城鎮(zhèn)的行道樹和觀賞樹都是楓香樹,進入深秋后,那耀眼的紅就像天邊的晚霞,不得不讓人感嘆這震撼的“楓香之美”。
在普通樹種中楓香樹的生態(tài)價值是的,它持水能力強、它的涵養(yǎng)水源能力比杉木強,其落葉量大,又能改善土壤結(jié)構(gòu)、落葉率高,給土壤增加有機物和提高酶的活性,進而改變土壤的結(jié)構(gòu)。在楓香樹上附著的烏桕卷葉蛾雖是一種害蟲,但為鳥類提供了棲息地。因為楓香樹有耐火性,在建造混交樹林經(jīng)常種植楓香樹,既提高了樹林的產(chǎn)量,又充分發(fā)揮了樹林的作用。由于充分利用了楓香樹的生態(tài)價值,所以保持了生態(tài)的穩(wěn)定平衡。
全國楓香苗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