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刺五加苗,短梗刺五加苗,長梗刺五加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園林用途 |
灌叢 |
品種 |
桔梗 |
品種純度 |
98% |
繁殖方式 |
播種苗 |
應用場景 |
花圃苗圃生 |
級別 |
良種 |
類別 |
中草藥類 |
刺五加苗繁殖方法
種子
刺五加的果實一般在每年的9月中、下旬成熟,其果實采收后不能直接播種,需要經(jīng)過一個冬季完成生理成熟過程后,種子才能發(fā)芽。
種子采收處理:在9月中、下旬,當果實由黃褐色變?yōu)楹谏冘洉r采收。采收后首行篩選,除去雜質(zhì)和秕種子,將果實放入冷水中浸泡1~2天,然后搓去果皮和果肉,再用清水漂洗,取沉底的飽滿種子晾干。處理時把種子和濕砂以1:3的比例混拌均勻后,放在室內(nèi)堆藏一段時間,在背風向陽處挖深40厘米,寬40厘米,長度視種子量的多少而定的溝槽,溝槽底部鋪上5厘米厚的濕砂,然后將種砂混和物放到溝槽內(nèi),厚約30厘米,上面再覆5厘米厚的濕砂,后覆上20厘米的土壤成丘狀,覆土時每隔一定距離放置一段草把,以利于通風。待到春天解凍后將種子取出,放在向陽處晾曬,每天翻動幾次,當有30%以上的種子裂口時即可以播種。
播種育苗:播種育苗時間一般在4月上、中旬。苗圃地好選擇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山地,坡度不超過15度;農(nóng)家的菜園地亦可。播種前做床,床土要深翻耙細,結(jié)合整地,每畝可施入農(nóng)家肥2000千克。做成寬1.2米、長10米、高0.2米的苗床。然后將苗床澆透水,待水滲下床面稍干后,將處理好的種子均勻地撒在床面上,上面覆蓋細土厚0.5~1厘米,然后蓋上地膜或稻草,大約1個月后出苗。當出苗率達到50%后揭去地膜或稻草。當苗高3~5厘米時進行間苗,苗高達到10厘米時定苗,株距8~10厘米。在間苗的同時要進行除草松土。
刺五加苗田間管理
松土除草:樹苗定植后要及時進行除草松土,割除萌發(fā)的雜草和灌木,射干的種植技術(shù)在種植穴內(nèi)松土,結(jié)合除草中耕二次,以保持田間清潔。
追肥:在6月下旬追肥一次,施腐熟的農(nóng)家肥或人糞尿,在根部采取放射狀溝施,追肥后覆土,并澆1次清水。
剪枝整形:隨時剪去生長過密的枝條,以及枯死枝、衰老枝、病腐枝和畸形枝,保持樹木衛(wèi)生狀況及旺盛長勢。
采收加工
嫩葉采收:從4月下旬至8月末皆可采摘。要準確掌握采摘時機,在嫩葉完全舒展,尚處于鮮嫩狀態(tài)時采摘。采摘時要用“采一留一”的辦法,有足夠的葉片供樹木正常生長。
嫩莖采收:刺五加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開始發(fā)芽,當嫩莖長到15~20厘米時即可采摘。掌握采摘時機非常重要,采早了產(chǎn)量不高,味道不好;采晚了莖會變老,品質(zhì)下降。
根皮及莖干的采收:根及莖干的采收宜在秋天樹木落葉后進行。對那些經(jīng)過多年采摘和反復平茬,沒有復壯希望的老齡樹連根挖出,地上莖干部分截成20厘米長的段,洗凈曬干后捆成小捆。根部挖出后抖掉泥土,用清水洗凈,剝掉根皮曬干后即可出售或儲藏。
刺五加為重要中藥材,其嫩莖葉又是味道鮮美的山野菜。本文從種子采集、調(diào)劑、實生苗育苗、栽培、管理、采收等放苗介紹了刺五加人工栽培技術(shù)。
關(guān)鍵詞:刺五加、栽培技術(shù)
1種子育苗
1.1種子的采集、調(diào)制及層積
刺五加果實8月下旬開始成熟,在9月上旬分別采集長梗五加、短梗五加的成熟球果。采收的球果應立即放容器中揉搓,用清水清洗,漂凈果肉、果皮、癟種及雜質(zhì),將沉于容器底部的種子澇起,瀝干水分,置于背陰處的葦席上陰干,不得暴曬或用火坑烘干。
于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播種前17周)用清水浸種4d,每天換水,再用50×10的赤毒素液浸泡1d后撈出,混3倍細河沙拌均。行2個月后將種子取出,置溫棚中處理3-5d,當有30%的種子裂嘴吐白時即可進行播種。
1.2播種育苗
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刺五加播種地要施足基肥,結(jié)合翻地每公頃施用腐熟廄肥75㎡。要求床地細,床面平。在做好苗床上按行距20㎝開寬5㎝的溝,溝深3㎝,播種后覆地鎮(zhèn)壓。有條件應覆蓋草簾,并適量澆水,以保持床面濕潤。播種量視種子質(zhì)量而定,一般刺五加種子成熟度只有50%左右,播種時應根據(jù)種子的優(yōu)良成熟度確定。一般要求每平方米出苗150-200株,即每溝有40粒優(yōu)良種子即可。刺五加雖然耐寒,但幼苗出土時易遭晚霜凍害,出苗后應防晚霜凍。
1.3田間管理
在刺五加幼苗出齊、長出3片真葉時可結(jié)合除草松土進行間苗,每平方米留苗100-150株。應視土壤墑情及時澆水。刺五加抗性較強,播種的幼苗很少發(fā)生病蟲害。
3栽培
于春季發(fā)芽前(5月份),按50㎝X100㎝的株行距,直接于造林地中。栽植后的每穴刺五加可發(fā)出多個萌芽,可任其生長。在秋季進行修剪,每株保留5個左右的萌條為宜。
刺五加雖較耐庇蔭,但幼苗時需要充足的陽光。要及時對林地進行撫育,割除影響剌五加生長的雜草、藤、灌。
3收獲
刺五加幼苗定植后,萌條長至50㎝時可視市場的需要及行情,進行摘葉加工綠色出菜或茶葉,秋季落葉后可將剪除的莖干銷售。
市場根皮價格好時,視株叢小,采取側(cè)面刨開法,將大叢的2/3的根、小叢的1/2的根刨出,取根后,要回真周轉(zhuǎn)的腐殖土,埋嚴踏實,讓保留的部分根系繼續(xù)生長萌發(fā)。
在土壤肥沃的地塊,刺五加莖干的價格好時可全部剪除,不僅增加收入,而且新萌發(fā)的枝條長勢旺盛。
刺五加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藥用植物,不過人們提到刺五加時都會想到它的根能入藥。在我們西北地區(qū)人們通常把蜀五加和糙葉五加的嫩葉和芽采摘食用。
1、種植
9月份采集果實,用水浸泡1~2天,搓去果肉,漂洗后撈出種子,混拌2倍量的河沙,裝于花盆或木箱內(nèi),置于20℃左右溫度下催芽。
2、除草
樹苗定植后要及時進行除草松土,割除萌發(fā)的雜草和灌木,射干的種植技術(shù)在種植穴內(nèi)松土,結(jié)合除草中耕二次,以保持田間清潔。
3、修剪
在刺五加的生長期間,要隨時剪去生長過密的枝條,以及枯死枝、衰老枝、病腐枝和畸形枝,保持樹木衛(wèi)生狀況及旺盛長勢。
本溪縣地處長白與華北兩大植物區(qū)系過程帶,物產(chǎn)豐富。藥材有114個科、970個種,名貴中藥材有300多種,是東北重要的中草藥寶庫,也是中國的刺五加生產(chǎn)基地。連山關(guān)刺五加具有藥食兩用性,其嫩莖葉可食用;葉可制茶;根、莖、果、皮均可入藥,深受廣大林農(nóng)喜愛。
2012年08月14日,原國家質(zhì)檢總局批準對“連山關(guān)刺五加”實施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