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側柏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側柏種植技術
1、林地選擇:側柏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各種類型的機巖或土壤都可正常生長。但側柏不耐水濕,抗風能力較小,因此不宜在水濕低洼地、沖風口山地、風速較大地進行栽植。
2、造林密度:側柏在0年內生長緩慢,樹冠窄小,根系分布也較淺,郁閉時間非常長。因此,為了促其郁閉,其初植密度為5000~6000株/公頃,后期根據(jù)郁閉情況進行間伐。
3、混交樹種:由于側柏生長緩慢,樹冠窄小,林地內易滋生雜草,為抑制雜草生長,在側柏造林過程中常與油松、元寶楓、刺槐等喬木樹種,或與紫穗槐、沙棘、胡頹子等灌木樹種混交。
4、細致整地:側柏造林過程中,細致整地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重要。側柏造林通常選擇干旱瘠薄的山地,因此整地方式通常有魚鱗坑整地、水平溝整地、水平階整地,整地需提前1個季節(jié)為好。
5、造林技術:側柏造林可選擇春季,也可選雨季或秋季,冬季嚴寒干冷不宜造林。造林苗木通常選用一至三年生裸根苗、一至二年生容器苗、二至三年生移植苗。造林方法常用播種造林、植苗造林、容器苗造林,也可采用大苗造林,但大苗造林需要經多次移植,以培養(yǎng)其發(fā)達的根系。
6、幼林管護:一是松土除草,可采用人工除草和化學除草。二是越冬防寒,可覆土覆草防寒、涂白防寒。三是林糧間作,側柏因生長緩慢,樹冠窄小,定植后可林糧間作,提高土地利用價值。
側柏具有抗塵埃,抗鹽堿,抗寒耐
干瘠,抗病蟲害等特點,且易栽培,易管理,與其他植物適當配置栽種頗為別致。此外由
于其耐修剪,易整形,成枝強,可密植于道路兩旁作綠籬,甚是優(yōu)美,管理也簡易
側柏常為陽坡造林樹種,也是常見的庭園綠化樹種,木材可供建筑和家具等用材,下面看一下它在園林中的用途。
側柏木材具樹脂細胞,無樹脂道,結構細密,堅韌耐用,有香氣;可供建筑、橋梁、枕木、舟車等用材;葉可提取芳香油;樹皮可提取栲膠。 側柏為營造用材林及水土保持林的重要樹種,是干旱荒山造林的優(yōu)良針葉常綠樹種,在干旱少雨的荒山造林綠化中,側柏被選為主要樹種,其樹形美觀,四季常青,抗旱耐寒,生長良好。側柏樹姿優(yōu)美,葉翠綠或濃綠,還被用作庭院觀賞樹。
幼樹樹冠尖塔形,老樹廣圓錐形,枝條斜展,排成若干平面,壽命長,較少有病蟲,多用于寺廟、墓地、紀念堂館和園林綠籬。也可用于盆景制作。種子可入藥。
v荒山造林 側柏
通過荒山造林能改善日益惡化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緩解土壤沙化問題,減少沙塵天氣的產生。 側柏是荒山造林的
常選樹種,具有耐干旱、耐貧瘠、適應性強等特點
側柏為中國特產,除青海、新疆外,全國均有分布。壽命很長,常有和數(shù)以上的古樹。已被選為北京市的市樹。
側柏耐旱,常為陽坡造林樹種,也是常見的庭園綠化樹種,木材可供建筑和家具等用材,葉和枝入藥,可收斂止血、健胃、散瘀;種子有、滋補強壯之效。
側柏造林技術措施
1、整地。在造林的年秋季,采用反坡梯田整地,整地的植樹面寬1.5~2.0m,挖長40㎝、寬40㎝、深40㎝的植樹穴,品字形排列。
2、造林方法。起苗時圃地干燥的要灌水,確保苗木帶上適宜的土球。在栽植時,苗木要隨起隨栽,栽植深度要比原土印深5~10cm,栽后要踏實,做好蓄水坑。在干旱少雨的陽坡,株距宜密,行距宜大。如作為綠籬者,單行式株距可用40㎝,雙行式的行距30㎝,株距40㎝。
3、撫育管理。側柏在幼苗成活后6年內每年都要進行松土除草撫育。造林當年少松土除草3次,淺松土而深除草,以后每年進行松土除草1次。造林5~7年時進行梳叢,選留生長健壯優(yōu)勢樹1株,其余剪除。側柏幼林期間注意防治鼠害。
側柏的抗逆性
1.1抗旱性強
側柏是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qū)建設水土保持林的主要樹種之一耐寒性高
多年來,定西林業(yè)研究所進行了1333.3hm2以上的造林試驗,篩選出90多種鄉(xiāng)土樹種和引種樹種,其中60多種進行了造林試驗。通過對這些樹種物候、生長狀況和根系分布的調查,發(fā)現(xiàn)側柏具有較強的耐寒性,能在1975年12月下旬4d(-24.4℃)低溫下存活。耐貧瘠性高
側柏能在堿性土壤(pH值8.0~8.5)中生長,甚至在只有風化母質的地方也能生長。
山西利茂苗木種植有限公司 14年
———— 認證資質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