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杜鵑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杜鵑(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是雙子葉植物綱、杜鵑花科、杜鵑屬的常綠灌木。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艷麗。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落葉灌木,高2(-5)米;分枝多而纖細,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葉革質,常集生枝端,卵形、橢圓狀卵形或倒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針形,長1.5-5厘米,寬0.5-3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微反卷,具細齒,上面深綠色,疏被糙伏毛,下面淡白色,密被褐色糙伏毛,中脈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葉柄長2-6毫米,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
春鵑指先開花后發(fā)芽,四月中、下旬、五月初開花的品種,所謂春鵑主要是20世紀20-30年代沈淵如先生自日本引入到上海栽培的,同時當地花農通過對原種的選育及雜交形成國內特有品種。因春天開花,就定名為春鵑,也就這樣一直延續(xù)至今。
杜鵑的繁殖,可以用扦插、嫁接、壓條、分株、播種五種方法,其中以采用扦插法為普遍,繁殖量大;壓條成苗快,嫁接繁殖復雜,只有扦插不易成活的品種才用嫁接,播種主要用培育品種。
采用扦插繁殖,扦插盆以20厘米口徑的新淺瓦盆為好,因其透氣性良好,易于生根??捎?0%腐殖園土、40%馬糞屑、40%的河沙混合而成的培養(yǎng)土為基質。扦插的時間在春季(5月)和秋季(10月)好,這時氣溫在20-25℃之間,適宜扦插.扦插時,選用當年生半木質化發(fā)育健壯的枝梢作插穗,用極鑷利的媳按刀;帶節(jié)切取6-10厘米,切口要求平滑整齊,剪除下部葉片,只留3-4片小葉。購買維生素B12針劑1支,打開后,把扦插條在藥液中蘸一下,取出晾一會即可進行扦插。插前,應在天用噴壺將盆內培養(yǎng)土噴潮,但不可噴得過多,到第二天正好嘲潤,適合扦插。插的深度為3-4厘米。插時,先用筷子在土中攢個洞,再將插穗插入,用手將士壓實,使盆土與插穗充分接觸,然后澆一次透水。插好后,花盆好用塑料袋罩上,袋口用帶子扎好,需要澆水時再打開,澆實后重新扎好。扦插過的花盆應放置在無陽光的直曬處,扦插的盆土10天內每天都要噴水,除雨天外,陰天可噴1次,氣候干燥時宜噴2次,但每天噴水量都不宜過多。10天后仍要經常注意保持土壤濕潤。4-5星期內要遮蔭,直至萌芽以后才可逐漸讓其接受一些陽光。一般約需2個月后生根。此后只需要在中午遮蔭2-3小時,其余時間可任其接受光照,以利在其光合作用中自行制造養(yǎng)分。
長江以北均以盆栽觀賞。盆土用腐葉土、沙土、同土(7:2:1),攙入餅肥、廄肥等,拌勻后進行栽植。一般春季3月上盆或換土。長江以南地區(qū)以地栽為主,春季萌芽前栽植,地點宜選在通風、半陰的地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含豐富的腐殖質,以酸性沙質壤土為宜,并且不宜積水,否則不利于杜鵑正常生長。栽后踏實,澆水。
———— 認證資質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