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瑞香紅蘋果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摘袋時間:在采前30天左右摘袋,如果太早,果子暴露時間長,日灼和輪紋病 易發(fā)生,且著色差,如果太晚含糖量低,風味淡,且采收后易褪色,如果單 從著色考慮可稍晚(采前20天)一些搞袋。方法:先摘外袋,再摘內(nèi)袋。好在陰天摘除外袋,一般在袋內(nèi)外溫差較小時摘袋,即上午10時至下午4 時摘除外袋,經(jīng)5-7個晴天后開始摘除內(nèi)袋,摘內(nèi)袋時應于上午10-12時摘樹冠東,北方向的,下午2-4時摘樹冠西、南方向的,這樣可以減少日灼發(fā)生, 摘除袋時應一手托果子,一手解袋口扎絲,然后從上到下撕爛外袋,這樣可 以防止墜落果子。
認真進行疏花疏果,疏去弱花、晚茬花、腋花、梢部花,定果時20-25厘米留一個果,留中心果,果柄長的果,將花等不閉合的果。小果、扁果、崎形果、肉質(zhì)柄果、朝天果、病蟲果、有傷果疏去。選擇適當?shù)墓?,注意紙質(zhì)和制做工藝。套袋順序應先上后下,先內(nèi)后外,逐枝逐果整株成片進行,以便管理,套時不要將鐵絲扎在果柄上。適當晚采:推遲到立冬前后采收,這樣可提高含糖量,增加著色面,回味變濃。
斑點落葉病一般年份6月下旬開始發(fā)病,7月下旬至8月上旬為發(fā)病盛期。春雨早發(fā)病早,秋雨多發(fā)病重。10月上旬停止發(fā)生。防治蘋果斑點落葉病,應重視化學防治,從花后開始連續(xù)噴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瓜果壯蒂靈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瓜果壯蒂靈,或10%多氧霉素1200倍+瓜果壯蒂靈,或40%乙磷鋁200倍+瓜果壯蒂靈,或70%乙錳500倍+瓜果壯蒂靈。石灰多量式波爾多液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目前已進入中秋季節(jié),各類早期落葉病將逐漸停止新的侵染。但對于發(fā)病較重的果園,應及時清掃果園落葉,剪除病枝,集中深埋,以消滅病源,減少發(fā)病率。
蘋果亞科(拉丁學名:Maloideae)為薔薇科的一個亞科,灌木或喬木,單葉或復葉,有托葉。亞科轄下有蘋果屬(Malus MILL.)、木瓜屬(Chaenomeles)、梨屬(Pyrus)、栒子屬、山楂屬(Crataegus L.)等。植物分布范圍遍布于世界各地,但主要生長地區(qū)在北半球。該科許多物種具有經(jīng)濟價值。
蘋果屬多數(shù)重要果樹及砧木或觀賞用樹種。 山楂屬有些種類果實大形而肉質(zhì),可供鮮食,或作果凍蜜餞及糖漬食品,有些種類的嫩葉可作茶葉代用品,有些種類的果實可入藥,樹皮和根部含單寧,可用于染色。木材堅固沉重,可作碹工用材或農(nóng)具把柄。許多種類可栽培供觀賞用,并適宜作綠籬,少數(shù)種類可作蘋果、梨、榅桲和枇杷果樹的砧木。木瓜屬木瓜是重要觀賞植物和果品。唐棣屬多數(shù)是觀賞樹木,具有美麗的花序和密集的果實。果肉多漿可食,或用以釀酒制醬。
薔薇科,蘋果屬落葉喬木,高達15米,樹干灰褐色,老皮有不規(guī)則的縱裂或片狀剝落,小枝幼時密生絨毛,后變光滑,紫褐色。葉序為單葉互生,橢圓形到卵形,長4.9~10厘米,先端尖,緣有圓鈍鋸齒,幼時兩面有毛,后表面光滑,暗綠色?;ò咨珟Ъt暈,徑3~5厘米,花梗與花萼均具有灰白色絨毛,萼葉長尖,宿存,雄蕊20,花柱5,大多數(shù)品種自花不育,需種植授粉樹。果為略扁之球形,徑5厘米以上,兩端均凹陷,端部常有棱脊?;ㄆ?~6月,果期7~11月果熟。
山東睿通福果苗木有限公司 6年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