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康愛草5號F1,白蘆筍苗子,高產綠蘆筍苗,進口紫蘆筍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產地 |
山東巨鑫源 |
生長適溫 |
10-35℃ |
品種 |
康愛草5號F1 |
類別 |
果蔬類 |
品種純度 |
98.0% |
百粒重/千粒重 |
0.2g |
含水量 |
8% |
應用場景 |
巨鑫源種業(yè) |
級別 |
原種 |
等級 |
5 |
凈度 |
98% |
發(fā)芽率 |
95% |
播種期 |
多季 |
盛花期 |
不開花 |
包裝方式 |
廠家包裝 |
如果用營養(yǎng)缽育小苗,好制備營養(yǎng)土。營養(yǎng)土要求肥沃、疏松,既保水又透氣,土溫容易升高,無病菌、害蟲和雜草種子。一般用潔凈園土5份、腐熟堆廄肥2~3份、河泥1份、草木灰1份、過磷酸鈣2%~3%,充分混合均勻,用40%甲醛100倍液噴灑,然后堆積成堆,用塑料薄膜密封,讓其充分熏殺、腐熟發(fā)酵,殺滅病蟲和雜草種子。如土壤酸度大,還需加撒石灰矯正。堆制應在夏季進行,翌年播種前將這種培養(yǎng)土盛于直徑6~8厘米的營養(yǎng)缽中。 [3]為使幼苗茁壯生長,根系發(fā)育好,每公頃施腐熟廄肥30000千克,翻耕入土。土壤酸度大的地方,還應撒施消石灰1130千克,以矯正土壤酸度。翻土要求淺耕,以免根系入土太深,不利于起苗。為防止地下害蟲為害,整地時每公頃撒辛硫磷15千克,混在土中,然后筑成1.5米寬的高畦,并應挖好排水溝,以便于排灌。一般大苗苗圃與大田比值為1:10。
根據(jù)苗株生長所需的積溫標準決定播種日期。一般標準大苗的生長積溫為2500~3000℃。這樣在寒冷地帶,因年生育期短,應爭取春季早播,否則生育期不足,會因苗小,根株含糖量低,越冬期易遭凍害。生長季節(jié)長的地區(qū)應推遲播種,以免苗株過大。
促進種子發(fā)芽和出苗的方法
由于蘆筍種子種皮革質化,透水性較差,吸水慢,種子休眠的深淺不一,低溫下發(fā)芽慢,出苗期長,為加速其發(fā)芽、出苗,可采用下列方法:
浸種:播種前將種子在20~25℃水溫下,浸種2天(新種子在35℃水溫下浸種2天)。每天早晚換水一次。
低溫處理:將新種子浸濕后,置于0~5℃低溫下處理60天,或將種子與濕潤黃沙層積于露地過冬,以利于完成休眠期。
選種:選用1年的陳籽播種,但應保管在干燥密閉處。
澆水:從播種至出苗期間要注意水分供應,防止干旱。在干旱期播種,應澆透底水,待土壤含水量適宜時播種。播種以后應覆蓋地膜,以防水分蒸發(fā),并提高土溫,促進種子發(fā)芽。
溫度:無霜期長的地區(qū),應適當晚播,待溫度較高時播種。無霜期短、早播的地方,以及在實行小苗定植的情況下,可采用保護地育苗,或在保護地條件下播種,待出苗展葉后,移植到露地苗圃。在播種出苗期間,應將床溫維持在20~25℃之間。營養(yǎng)缽育苗營養(yǎng)土的配制:一般由潔凈園土5份、腐熟堆廄肥2-3份、河泥1份、草木灰1份、過磷酸鈣2%-3%,充分混合均勻,并加水拌至“手握成團,落地即散”的程度。
采用營養(yǎng)缽育苗,有利于提高成苗率,培育壯苗,移栽時植傷輕,有利于壯苗早發(fā),達到適期定植、早期豐產的目的。
———— 認證資質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