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藝術(shù)品收藏市場上清三代瓷器一直受到市場的大力追捧,特別是乾隆瓷幾乎成為瓷、天價瓷的代名詞。在2006年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香港收藏家張永珍博士以1.5123億港元拍得清乾隆御制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碗;在2010年10月7日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一對乾隆御制琺瑯彩捶瓶和一只清乾隆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分別以1.4066億港元、2.5266億港元拍出。凡“乾”必貴,已成為拍場的一大現(xiàn)象。
乾隆瓷去年大放異彩,年度成交的品八成出自乾隆朝,秋拍屢破紀(jì)錄的4件超億元名品皆為乾隆瓷。戴潤齋舊藏的御制琺瑯彩祥云瑞蝠開光式四季花卉圖紙搥瓶 14066萬港幣、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25266萬港幣。英國倫敦一家族上個世紀(jì)30年代入手的洋彩黃地纏枝花卉紋鏤空粉青釉描金開光海浪雙魚紋青花套瓶以5160萬英鎊拍出。1987年香港蘇富比秋拍釋出的舒思深伉儷舊藏青花胭脂紅料雙鳳戲珠紋龍耳扁壺,以12386億港幣易主。至此,歷年成交價超過億元的7件中國瓷器中,除元青花“鬼谷出山”圖罐外,
大清乾隆時期瓷器鑒定特征
乾隆瓷器胎體特征:乾隆時注重制瓷質(zhì)量,瓷制精細(xì)。如果沒有淘煉至細(xì)的潔白胎質(zhì),就不可能完成復(fù)雜新奇的造型和特殊精細(xì)的工藝。乾隆瓷子所以器型規(guī)整,厚薄適度,都和胎土的高純度密切相關(guān)。從傳世品看,早期的乾隆瓷,還是能保持雍正時的細(xì)潤特色的;晚期雖略顯遜色,但仍比晚清的。
乾隆瓷器釉面特征:青花瓷的釉面仍為青白色,民窯亦如此。其青白度深淺不一,釉面肥腴而堅致,并光潤均凈,偶有微度的波浪釉;也有呈色較為粉白的釉面,民窯器多見。的琺瑯彩和粉彩器,釉面堅致,細(xì)潤如脂似玉,光潔無瑕;一般彩器的釉面,釉的瑩潤,有的不夠平凈,同雍正時相比稍有差異,早期至美,晚期漸糙。
明清古玩鑒定
面議
產(chǎn)品名:明清佛像
濱州王步瓷板畫款識真品圖片
面議
產(chǎn)品名:王步瓷板畫
景德鎮(zhèn)珠山八友瓷板畫目前市場價格
面議
產(chǎn)品名:珠山八友瓷板畫
康熙青花瓷器交易
面議
產(chǎn)品名:康熙青花瓷器
江西珠山八友瓷板畫目前市場價格
面議
產(chǎn)品名:珠山八友瓷板畫
明清瓷器鑒賞
面議
產(chǎn)品名:瓷器鑒賞
清代瓷器鑒定鑒定
面議
產(chǎn)品名:瓷器鑒賞
明清瓷器鑒定鑒定
面議
產(chǎn)品名:瓷器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