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別名 |
清代青花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品牌 |
其它 |
材質(zhì) |
其它 |
擺掛形式 |
掛飾 |
表面工藝 |
噴繪 |
尺寸 |
80*38cm |
風格 |
中式 |
工藝 |
磨削 |
是否可定制 |
是 |
適用場景 |
宗教廟宇 |
紋飾圖案 |
山水花卉 |
造型 |
植物 |
清代青花碗拍賣價格高嘛,今年市場這么樣,目前成交價格是
青花瓷(又稱元青花),即元代生產(chǎn)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生產(chǎn)于唐代,興盛于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現(xiàn)在元代的景德鎮(zhèn),紋飾大特點是構(gòu)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
元青花瓷大改傳統(tǒng)瓷器含蓄內(nèi)斂風格,以鮮明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簡明的快感。以其大氣豪邁氣概和藝術(shù)原創(chuàng)精神,將青花繪畫藝術(shù)推向頂峰,確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中華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jīng)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后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fā)色鮮艷、燒成率高、呈色穩(wěn)定的特點。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xiàn)在元代景德鎮(zhèn)的湖田窯。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時發(fā)展到了頂峰。明清時期,還創(chuàng)燒了青花五彩、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紅彩、黃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種。
早期青花胎體厚重,釉面肥潤呈現(xiàn)青白色,有縮釉和小棕眼,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層醬釉,底足處理不是很細膩,有粘砂,不光滑現(xiàn)象,器物底足內(nèi)常見放射狀的痕,許多大盤及琢器的底足出現(xiàn)臺階的形狀,俗稱“二層臺”。雙圈足也在這一時期大量流行,尤以大盤居多,里圈都較外圈矮,兩圈間無釉。中期青花胎體潔白堅硬,很少有雜質(zhì),胎體薄厚適中,注重修胎,釉面有粉白和漿白兩種,粉白釉面硬度高,漿白釉面略疏松,偶有小開片,還有一種亮白釉。底足露胎處光滑細致,多呈泥鰍背狀,少見炎石紅,瓷器的質(zhì)量明顯提高胎釉結(jié)合緊密,器內(nèi)外壁及底足釉色基本一致,當時還出現(xiàn)用精細淘洗的漿泥制成的瓷胎,俗稱“漿胎”胎體偏輕。晚期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胎體比中期要輕,底足普遍平切,切削整齊。
清康熙青花釉裹紅雙龍戲珠紋---成交價:336萬
清康熙青花壽筆筒-------------成交價:467萬
青花松竹梅紋斗笠碗-----------成交價:482萬
清康熙青花海獸直頸瓶---------成交價:591萬
青花海水瑞獸直頸瓶-----------成交價:546萬
青花海水瑞獸直頸瓶-----------成交價:381萬
清康熙青花飲中八仙歌焦遂酒---成交價:328萬
清代官窯青花瓷拍出并不奇怪,它是隨著人們對清代官窯青花瓷藝術(shù)價值和投資價值認識的逐步提高而升值的,像乾隆時期鋪首尊,前幾年大約在60萬元左右,現(xiàn)在則漲到了300萬元,漲了5倍;三國故事圖案六方瓶大件原來在100萬元到150萬元,現(xiàn)在則漲到了600萬元到800萬元,在大件青花瓷價格上漲的帶動下,普通青花瓷器,例如盤子、碗等也在上漲,以前普通官窯青花瓷在拍賣會上的成交率并不高,而現(xiàn)在基本都能拍出去,且價格也有上漲。
本公司征集范圍
字畫:國畫、油畫、書法、佛像畫、書畫、山水畫、水墨畫、人物畫、花鳥畫、
瓷器:青花瓷器、粉彩、琺瑯彩、斗彩、哥窯、汝窯、官窯、定窯、鈞窯、五彩、
玉器:和田玉、翡翠、田黃石、雞血石、黃龍玉、高古玉、貔貅、古玉、藍田玉、
錢幣:銀元、銅幣、古錢幣、紀念幣、袁大頭、光緒元寶、
奇石:天然奇石、隕石、玉原石、石硯、印章、石雕、石刻
雜項:紫砂壺、陰沉木、酸枝木、紫檀、沉香木、各類家具、竹雕、黃花梨、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