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別名 |
瓷器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定窯窯址規(guī)模大、集中的窯場,分布在今曲陽縣澗磁村北一帶,這里有十幾處高大的堆積,高的15米,堆積著眾多的瓷片、窯具、爐渣、瓷土等。從遺址地層疊壓關系看,遺址分晚唐、五代和北宋三個時期,1986年被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汝窯瓷器以輕巧的工藝為世界,采用著傳統制作瓷器的方式,經過淘泥,拉胚,畫胚等一系列手法來使得瓷器表面光滑,外表胎質細膩,有著的藝術價值。很多博物館都將其作為文物陳列其中,可以看出汝窯瓷器的重要程度。汝窯瓷器的造型也十分優(yōu)美,雖不以過多裝飾來彰顯其外貌,但是細節(jié)之中透露出的淡雅無可比擬,在我國瓷器中也十分
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瓷器產生于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這個時期的發(fā)展主要融合了前代陶器和原始瓷器制作工藝,因東漢時期北方南遷以及厚葬之風的盛行,以至于在這個基礎上造就了中國東部浙江省的上虞為中心的地區(qū)以其得天厚的條件成為中國瓷器的發(fā)源地。瓷器的制作技術和藝術創(chuàng)作在唐代達到了高度成熟;特別是宋代的制瓷業(yè)蓬勃發(fā)展,各類名窯涌現,如宋代的名窯:汝,官,哥,定,鈞;到明清時代從制坯、裝飾、施釉到燒成,技術上又都超過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