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項目 |
氧化銀回收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銀(Argentum)為過渡金屬的一種,化學符號Ag。銀是古代就已知并加以利用的金屬之一,是一種重要的貴金屬。銀在自然界中有單質(zhì)存在,但絕大部分是以化合態(tài)的形式存在于銀礦石中。銀的理化性質(zhì)均較為穩(wěn)定,導熱、導電性能很好,質(zhì)軟,富延展性,其反光率,可達99%以上,有許多重要用途。
(本詞條以銀的化學元素性質(zhì)為主要介紹對象,有關其單質(zhì)形式所涉及的社會等方面(如價格、收藏意義等)含義,見白銀詞條)
中文名 銀 [1] 外文名 Silver 分子量 107.8682 [1] CAS登錄號 7440-22-4 [1] EINECS登錄號 231-131-3 [1] 熔 點 961.78 ℃ [1] 沸 點 2212 ℃ [1] 水溶性 不溶于水 [1] 密 度 10.49 g/cm3 [1] 外 觀 白色有光澤金屬(面心立方結晶) [1] 閃 點 232 ℉ [1] 應 用 貨幣、裝飾、催化劑
銀單質(zhì)的化學性質(zhì)
銀溶于硝酸,生成硝酸銀。
Ag+2HNO3(濃)=AgNO3+H2O+NO2↑
3Ag+4HNO3(稀)=3AgNO3+2H2O+NO↑
銀不易與硫酸反應,因此硫酸在珠寶制造中,能用于清洗銀焊及退火后留下的氧化銅火痕。銀易與硫以及硫化氫反應生成黑色的硫化銀,這在失去光澤的銀幣或其他物品上很常見。銀在高溫下可以和氧氣反應,生成棕黑色的氧化銀(常溫也可反應,但速度很慢)。在溴化鉀(KBr)的存在下,金屬銀可被強氧化劑如高錳酸鉀或重鉻酸鉀侵蝕;這些化合物在攝影中用于漂白可見影像,將其轉(zhuǎn)化為鹵化銀,既可以被硫代硫酸鈉去除,又可以重新顯影以加強原始的影像。
銀大量的添加于凝膠以及繃帶中。銀的抗菌性來源于銀離子。由于銀離子可以和一些微生物用于呼吸的物質(zhì)(比如一些含有氧、硫、氮元素的分子)形成強烈的結合鍵,以此使得這些物質(zhì)不能為微生物所利用,從而使得微生物窒息而亡。
在抗生素發(fā)明之前,銀的相關化合物曾在次世界大戰(zhàn)時用于防止感染。
銀作為效用廣泛的抗菌劑正在進行新的應用。其中一方面就是將硝酸銀溶于海藻酸鹽中,用于防止傷口的感染,尤其是燒傷傷口的感染。2007年,一個公司設計出一種表面鍍上銀的玻璃杯,這種杯子號稱具有良好的抗菌性。除此之外,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協(xié)會(FDA)也審批通過了一種內(nèi)層鍍銀的導氣管的應用,因為研究表明這種導氣管能夠有效的降低導氣管型肺炎。
銀并不會對人的身體產(chǎn)生毒性,但長期接觸銀金屬和銀化合物也會引致銀質(zhì)沉著癥。因為身體色素產(chǎn)生變化,皮膚表面會顯出灰藍色。雖性,但仍會影響外觀。
蘇州龍得寶貴金屬有限公司 5年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