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槽絲錐
直槽絲錐通用性優(yōu),且自身剛性強。所以一般在加工硬度較高的材料(如:40HRC以上的淬火鋼)以及切屑呈粉末顆粒狀的(如鑄鐵鑄鋁)都會直槽絲錐。
螺旋槽絲錐
螺旋槽絲錐比較適合加工不通孔螺紋(也叫盲孔),加工時切屑向上排出。由于螺旋角的緣故,絲錐實際切削前角會隨螺旋角增大而加大。經(jīng)驗告訴我們:加工硬度較高的材料,螺旋角選的小一點,一般在30度左右,自身剛性,利于延長絲錐壽命。加工有色金屬比如銅鋁鎂鋅這些硬度不是很高的材料,螺旋角選的大一點,可在45度左右,切削鋒利一些,利于排屑。
(1)攻絲時,先插入頭錐使絲錐中心線與鉆孔中心線一致。
(2)兩手均勻的旋轉(zhuǎn)并略加壓力使絲錐進刀,進刀后不必再加壓力。
(3)每轉(zhuǎn)動絲錐一次反轉(zhuǎn)約45°以割斷切屑,以免阻塞。
(4)如果絲錐旋轉(zhuǎn)困難時不可增加旋轉(zhuǎn)力,否則絲錐會折斷。
常見的普通螺紋有三種制式:公制,英制,統(tǒng)一制(也稱美制)。公制是以毫米為單位,齒形角60度的螺紋。例如:M8X1-6H表示直徑8毫米的公制細牙螺紋,螺距1毫米,6H的內(nèi)螺紋公差帶。
英制是以英寸為單位,齒形角55度的螺紋。例如:BSW 1/4-20表示直徑1/4英寸,粗牙螺距每英寸20牙,這種螺紋已很少使用。另統(tǒng)一制是以英寸為單位,齒形角60度的螺紋。
數(shù)控刀片的磨損,磨料磨損切屑或工件表面的一些微小硬質(zhì)點(如碳化物、氧化物等)和雜質(zhì)(如砂粒、氧化皮等),以及粘附的積屑瘤碎片等,在數(shù)控刀片表面刻劃出溝紋面造成的一種機械磨損。對于期望小速度較低、切削溫度不高的高速鋼刀具時(如拉刀、板牙、絲錐等),是主要的磨損原因。
擴散磨損在高溫、高壓下、數(shù)控刀片材料與工件材料中某些化學元素在固態(tài)小互相擴散,即硬質(zhì)合金中的Ti、w、Co等元素想鋼中擴散,而工件中的Fe、C等元素向數(shù)控刀片擴散、導致刀面的硬度、強度下降、脆性增加,刀具磨損加劇。此即擴散磨損,擴散磨損是硬質(zhì)合金刀具早高溫(800"900°C)下切削產(chǎn)生磨損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