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的書法作品在市場上極受青睞。以2003年北京春拍為例,中國嘉德共推出他的10幅作品,全部成交,其中超過8萬元的有4幅,《行書唐宋詩七幅》鏡心被拍至41.8萬元,成交價令人咋舌。
啟功晚年畫作價位呈穩(wěn)定上升趨勢。中國嘉德1999年秋季拍賣他的《朱竹墨石圖》,以7萬余元成交。到了2002年,同樣的四尺整紙啟功朱竹圖價位已在10萬元以上了。啟功眼疾加重,作畫十分困難,畫作更顯珍貴。他多次為人出訪及國際交流繪制作品。啟功生前風趣地說:“我這里是禮品制造公司?!?br/>
欣賞他的書法作品,總要聯(lián)想到他對碑帖的精深研究,因為他對碑帖的研究和他的書法藝術成就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碑帖之學是明清兩代興起的一門學問。他就是這片園地的開拓者之一。這門學問除夸揚珍異、競炫收藏的古董藏家不能算外,其路子約分為二類:一是研究其中歷史資料,以碑刻文辭證史補事,或校讀文辭;二是賞鑒、研究其書法藝術。啟功先生兼于兩者,更精于后者,他在兩者之間融合貫通,其方法突破前人藩籬?!百I櫝還珠事不同,拓碑多半為書工。滔滔駢散終何用,幾見藏家誦一通”。他寫這首詩是有感于過去多少鑒賞家重視碑帖的書法,而對其中文辭則往往視而不見。名家如孫承澤、翁方綱以及葉昌熾莫不有此疵病,而他且不放過文辭內容。正因為這樣,他把歷來定論的《曹娥碑》駁得體無完膚。因此,所謂王羲之小楷《曹娥碑》,也就不存在了。更何況蔡邕的書丹。
啟功先生的畫《秋山》——畫中遠山微云掩映,樓閣隱現,恍若不可企及的仙境,與這仙境相對應的是建在水邊的荒野村居、自橫的小舟。披麻皴和淡墨的點染,使畫中自有一種清靜的意韻。而溫潤的設色,又使這清靜中多了種關懷人世的態(tài)度,從而使畫家曠達、自然的胸懷盡寓其中 。
啟功,字元白,滿族人,1912年7月26日生于北京,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文聯(lián)榮譽委員。集教育家、文物鑒定、古典文學、語言學家、書法家、畫家、詩人于一身,著有《啟功書畫集》、《啟功叢稿》、《詩文聲律論稿》、《漢語現象論叢》、《啟功韻語》、《啟功絮語》、《啟功贅語》、《論書絕句》等多種。
啟體是由國學大師啟功先生的一種書法。啟體字的形成是在1938年-1957年,啟功先生在輔仁大學國文系和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任教期間,經過全身心鉆研,達到很高的藝術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