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代崇禎四年至解放前夕先后發(fā)行了640余種銀幣,其中四種銀元格頗為昂貴,這就是舊版銀元中的“四大天王”: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庫平壹兩銀元、香港造上海壹兩銀元、湖北省造光緒七錢二分本省銀元、孫中山像地球版壹元銀元。
從硬幣收藏的角度來看,不建議去除銀幣表面的黑色氧化層(也稱為“涂層”)。這樣做很容易損壞硬幣表面,也會影響銀幣的收藏價值。包裝良好的銀幣經(jīng)常受到收藏家的追捧,其價格甚至可能比全新和未發(fā)行的版本高出幾倍。 另外,用牙刷蘸牙膏擦拭的方法確實可以清理銀幣的氧化層,但一定要用軟毛的,否則銀幣必?fù)p無疑。該方法很難做到恰到好處,不推薦使用。 另外,還可以用低濃度酸性液體清洗。該方法同樣有損傷銀幣的危險。對化學(xué)酸要很熟悉才行。
銀幣保存
要用手直接接觸表面,因為手上有汗?jié)n會污染到銀幣表面,好用密封的塑料把銀幣密封起來,這樣觀賞起來也比較方便,也起到不讓空氣中的塵埃污染到銀幣的表面。盡量不要碰撞,因為相互碰撞容易留下痕跡。 如果銀幣弄臟了,要放在溫皂水中略微的清洗,然后用清水沖干后用軟布輕輕擦干它,后放置在干燥通風(fēng)處;盡量不要用堿性很輕的水沖洗,也不要用刷子刷。堿性的將容易給銀幣表面造成腐蝕。 要在銀幣儲藏的地方放置變色硅膠,它主要起到吸取潮氣的作用;在干燥時,硅膠為藍色,吸取到潮氣后就會變?yōu)榧t色。好還是放到具有防腐防潮的保險柜里。
辛亥革命成功中華民國成立后,仍維持著銀兩、銀元并行的貨幣制度,但銀元的使用比起用銀兩更有許多方便之處,南京國民幾經(jīng)討論,擬廢除銀兩制度,確立銀元為本位幣。1928年3月,經(jīng)濟學(xué)家馬寅初先生率先提出“統(tǒng)一國幣應(yīng)先實行廢兩用元”的動議,財政部認(rèn)為甚為可行。1933年3月10日起,先在上海實施“廢兩改元”,得到工商界的支持,頗為順利,遂決定立即在全國范圍內(nèi)實行。4月5日,國民財政部發(fā)出《關(guān)于廢兩改用銀本幣的布告》,宣布自4月6日起,“實行廢兩改用銀本位幣”,“所有公私款項之收付與訂立契約票據(jù)及一切交易,須一律改用銀幣,不得再用銀兩”。至此,完全廢除通用了1000多年的銀兩制度,銀元才成為單一的主幣。
銀元,又稱銀幣或洋幣,清代簡稱“龍陽”或“大洋”,民國時期以“大頭”為主,如袁世凱、孫中山等。孫祥開國紀(jì)念幣又稱“小頭”,載帆船又稱“船洋”。隨著生存的不斷減少,收藏家和愛好者的不斷增加,偽造和出售銀幣已成為一些人牟利的手段,導(dǎo)致上當(dāng)受騙。因此,如何辨別真?zhèn)我殉蔀槭詹丶也豢苫蛉钡闹R。
新版銀元:這種銀元市場上比較多,是用真銀通過高仿制成。偽造新版銀元是因為早期銀元日漸,它的收藏價值已遠(yuǎn)遠(yuǎn)銀子價格的數(shù)倍數(shù)十倍,利潤可觀。這種新版銀元雖然在圖案、聲音、重量等方面難以區(qū)別,但也有它的不足之處,早期的銀元是用幾十噸的機器沖壓制成,因此表面平滑如鏡,銀的密度較好,而新版銀元因制造設(shè)備簡陋,工藝簡單,大多數(shù)又是翻砂版,即便是用機器沖壓而成,機器的重量也比不上原先的老機器,所以細(xì)看銀元表面及局部有較小的沙眼,用五倍以上的放大鏡觀察,其圖像無立體感,尤其城墻垛口和齒邊不規(guī)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