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術語是對外貿易中不可或缺的一個表達價格的方式,每種方式都規(guī)定了雙方在某些貿易條件中所負責的義務。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常用的國際貿易術語,一起來看看吧。
EXW(工廠交貨)
EXW"工廠交貨(……地點)"是指當賣方在其所在地或其他的地點(如工場、工廠或倉庫)將貨物交給買方處置時,即完成交貨,賣方不辦理出口清關手續(xù)或將貨物裝上任何運輸工具。這個術語是賣方承擔義務少的貿易術語,如買方無法直接或間接辦理貨物出境手續(xù)時,則不宜采用這一方式。
但是,若雙方希望在起運時賣方負責裝載貨物并承當裝載貨物的全部費用和風險時,則須在銷售合同中明確寫明。在買方不能直接或間接的辦理出口手續(xù)時,不應使用該術語,而應使用FCA,如果賣方同意裝載貨物并承當費用和風險的話。
FCA(貨交承運人)
FCA是free carrier也就是“貨交承運人(……地點)”是指賣方只要將貨物在的地點交給買方的承運人,并辦理了出口清關手續(xù),即完成交貨。需要說明的是,交貨地點的選擇對于在該地點裝貨和卸貨的義務會產生影響。若賣方在其所在地交貨,則賣方應負責裝貨,若賣方在任何其他地點交貨,賣方不負責卸貨。
FOB(裝運港船上交貨)
FOB(Free On Board的首字母縮寫),也稱“離岸價”,是國際貿易中常用的貿易術語之一。FOB的全文是Free On Board(…named port of shipment),即船上交貨(…裝運港),習慣稱為裝運港船上交貨。按此術語成交,由買方負責派船接運貨物,賣方應在合同規(guī)定的裝運港和規(guī)定的期限內,將貨物裝上買方的船只,并及時通知買方。貨物在裝船時越過船舷,風險即由賣方
外貿出口流程三:付款方式
比較常見的國際付款方式有三種,即信用證付款方式(L/C)、電匯(T/T)付款方式和直接付款方式。
1、信用證付款方式
信用證分為光票信用證和跟單信用證兩類。跟單信用證是指附有單據的信用證,不附任何單據的信用證稱光票信用證。簡單來說,信用證是出口商收回貨款的文件。但是要注意的是,出口貨物的裝運期限應在信用證的有效期限內進行,信用證交單期限不遲于信用證的有效日期內提交。
國際貿易中以信用證為付款方式的居多,信用證的開證日期應當明確、清楚、完整。中國的幾家國有商業(yè)銀行,如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都能夠對外開立信用證。另外,信用證付款要求很嚴,審核條款時要一個字一個字看清楚,否則出貨時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糾紛。
2、電匯付款方式
電匯付款方式是以外匯現金方式結算,由客戶將款項匯至自己的外匯銀行賬戶內,可以要求貨到后一定期限內匯款。
3、直接付款方式
是指買賣雙方直接交貨付款:一般是現金或支票。一般要求做大貨前,客人指示付貨款的30%,出貨前或裝船后付清余款,否則不給正本提單。
外貿出口流程六:通關手續(xù)(可請代理報關公司幫忙完成這個手續(xù))
通關手續(xù)極為繁瑣又極其重要,如不能順利通關則無法完成交易。
1、屬法定檢驗的出口商品須辦出口商品檢驗證書。
目前我國進出口商品檢驗工作主要有四個環(huán)節(jié):
(1)接受報檢:報檢是指對外貿易關系人向商檢機構報請檢驗。
(2)抽樣:商檢機構接受報檢之后,及時派員赴貨物堆存地點進行現場檢驗、鑒定。
(3)報檢:商檢機構接受報檢之后,認真研究申報的檢驗項目,確定檢驗內容。并仔細審核合同(信用證)對品種、規(guī)格、包裝的規(guī)定,弄清檢驗的依據,確定檢驗標準、方法。(檢驗方法有抽樣檢驗,儀器分析檢驗,物理檢驗,感官檢驗,微生物檢驗等)。
(4)簽發(fā)證書:在出口方面,凡列入“種類表”內的出口商品,經商檢機構檢驗合格后,簽發(fā)放行單(或在“出口貨物報關單”上加蓋放行章,以代替放行單)。
2、須由持有報關證人員,持箱單、發(fā)票、報關委托書、出口結匯核銷單、出口貨物合同副本、出口商品檢驗證書等文本去海關辦理通關手續(xù)。
(1)箱單是由出口商提供的出口產品裝箱明細。
(2)發(fā)票是由出口商提供的出口產品證明。
(3)報關委托書是沒有報關能力的單位或個人委托報關代理行來報關的證明書。
(4)出口核銷單由出口單位到外匯局申領,指有出口能力的單位取得出口退稅的一種單據。
(5)商檢證書是經過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或其的檢驗機構檢驗合格后而得到的,是各種進出口商品檢驗證書、鑒定證書和其他證明書的統(tǒng)稱。是對外貿易有關各方履行契約義務、處理索賠爭、議和仲裁、訴訟舉證,具有法律依據的有效證件,同時也是海關驗放、征收關稅和優(yōu)惠減免關稅的必要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