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膠的耐介質(zhì)特性。天然橡膠有較好的耐堿性能,但不耐濃強酸。由于天然橡膠是非極性橡膠,只能耐一些極性溶劑,而在非極性溶劑中則溶脹,因此,其耐油性和耐溶劑性很差,一般說來,烴、鹵代烴、二流化炭、醚、酮和脂肪酸對天然橡膠均有溶解作用,但其溶解度則受塑煉程度的影響,而低級酮、低級酯及醇類對天然橡膠則是非溶劑。
標準膠的分級較為科學,所以這種分級方法很快為各主要天然橡膠生產(chǎn)國以及國際標準化機構(gòu)所接受,并先后制定了標準膠的分級標準。這些標準大體相同,但又不完全一致。例如ISO2000規(guī)定分五個等級,我國的標準GB8081—87,規(guī)定有四個等級。
標準橡膠或顆粒膠,是20世紀60年代發(fā)展起來的天然橡膠新品種。以前,通用的煙片、縐片、風干片這幾種傳統(tǒng)產(chǎn)品不論在分級方法、制造方法上都是束縛著天然橡膠的發(fā)展。因此,馬來西亞于1965年開始實行標準橡膠計劃,在使用生膠理化性能分級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了顆粒橡膠的生產(chǎn)。標準橡膠是指按機械雜質(zhì)、塑性保持率、塑性初值、氮含量、灰法分含量、灰分含量、顏色指數(shù)等理化性能指標進行分級的橡膠。標準橡膠包裝也比較,一般用聚乙烯薄膜包裝,并有鮮明的標識,包的重量較小,易于搬動。馬來西亞包裝重為33.3kg,我國規(guī)定為40kg。
世界上約有2000種不同的植物可生產(chǎn)類似天然橡膠的聚合物,已從其中500種中得到了不同種類的橡膠,但真正有實用價值的是三葉橡膠樹。橡膠樹的表面被割開時,樹皮內(nèi)的乳管被割斷,膠乳從樹出。從橡膠樹上采集的乳膠,經(jīng)過稀釋后加酸凝固、洗滌,然后壓片、干燥、打包,即制得市售的天然橡膠。天然橡膠根據(jù)不同的制膠方法可制成煙片、風干膠片、縐片、技術(shù)分級橡膠和濃縮橡膠等。
月桂氮酮、劉也酸醇酯、肝素鈉、水溶性萃取原液、辣椒素、合成辣椒素、沙棘果油、洗潔精母料、椰油酸、椰子油脂肪酸、冰片、合成冰片、植物提取物、月桂酰谷氨酸鈉、辣椒堿、乳酸薄荷酯、異構(gòu)醇聚氧乙烯醚、燕麥葡聚糖、殼寡糖、水楊酸甲酯、奈菲胺、左旋肌肽、葉綠素、沒食子酸、沒食子酸丙酯、焦性沒食子酸、復合維生素、香蘭素、甜菜堿、粉末香精、青蒿油、乙?;?、阿基瑞林、賽比克EG、1.2戊二醇、神經(jīng)酰胺、氨基酸起泡劑、植物乳化蠟、包油乳化劑、日本傳明酸、檀香油、磺基琥珀酸、香附油、麝香草酚、味之素、石菖蒲油、懸浮穩(wěn)定劑、單乙醇酰胺、桉葉油、蘆薈油、益母草油、香蘭基丁醚、DOE—120、PTO—28有機硅、硅乳液、粉末二唑酮、C葡萄糖苷、角鯊烷、月桂酸聚醚硫酸銨、丹參酮、煙酰胺、咖啡因、牛油果樹果脂、曲酸、光果甘草、壬二酸、勝肽、丁二醇、霍霍巴油、聚二甲基硅氧烷、羊毛脂、苯乙基間苯二酚、維生素C E、果酸、丁間二醇、丙烯酸酯、二裂酵母、視黃醇、熊果苷、苯甲醇、膠原蛋白、珍珠粉、山梨酸鉀等
樹脂類: 環(huán)氧樹脂、丙烯酸樹脂、醇酸樹脂、松香樹脂、酚醛樹脂、聚酯樹脂、聚乙烯樹脂、石油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萜烯樹脂、馬來酸樹脂、聚酰胺樹脂、失水蘋果酸樹脂、聚氨酯樹脂、氨基樹脂、呋喃樹脂、脲醛樹脂、氯醋樹脂、聚氯乙烯糊樹脂、PVC樹脂粉、卡波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