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提純與再生利用
鍍層金屬提純:
溶液中的金屬離子通過電解、置換(如用鋅粉置換銅離子)、沉淀(如氫氧化物沉淀法回收鉻離子)等方法提純,得到金屬單質(zhì)或化合物(如三氧化二鉻、硫酸鎳);
貴金屬鍍層(金、銀)可通過電解精煉得到 99.9% 以上純度的金屬。
基材再生:
鋼鐵、鋁合金等基材清洗后可直接回爐熔煉,制成再生金屬錠或加工成新的工業(yè)材料。
鍍層與基材分離
不同鍍層需采用剝離工藝,避免混合處理導(dǎo)致金屬純度下降(如鍍鉻框與鍍鎳框需分開處理);
對復(fù)雜鍍層(如多層電鍍),需設(shè)計分步剝離流程(如先剝鎳再剝鉻)。
轉(zhuǎn)運要求
運輸車輛需覆蓋篷布,防止物料散落;
含危廢屬性的物料(如沾染氰化物的電鍍框)需使用危廢運輸車,且持有《危險廢物轉(zhuǎn)移聯(lián)單》;
長途運輸時,金屬碎片需用噸袋包裝,避免顛簸導(dǎo)致粉塵溢出。
輕度污染
1. 污染物類型:僅表面附著少量電鍍液殘留(如電鍍后清洗不的微量鎳鹽、鋅離子),或干燥的固態(tài)粉塵(如電鍍車間漂浮的金屬氧化物);
2. 附著量:污染物重量占電鍍框總重<0.5%,或肉眼可見的污染物覆蓋面積<10%;
3. 污染特性:污染物呈疏松附著,未滲入基材表面孔隙,且不含高毒性物質(zhì)(如氰化物、六價鉻);
4. 對回收影響:不影響后續(xù)破碎設(shè)備運行,清洗工藝簡單,無需特殊環(huán)保處理。
觀察要點:
顏色:重度污染常呈現(xiàn)異常顏色(如鉻污染的黃色、氰化物污染的灰綠色);
形態(tài):液態(tài) / 粘稠狀污染物(如未干涸的電鍍液)多為重度污染,干燥粉末狀多為輕度污染;
氣味:刺鼻氣味(如氰化物的苦杏仁味、強酸的刺激性氣味)提示高毒性污染。
目視檢查:
標準:表面無可見污染物,基材顏色均勻(如鋁合金框呈銀白色,鋼鐵框無銹跡);
:檢查縫隙、鍍層結(jié)合處是否殘留污染物(可用放大鏡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