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造四川銅幣代表了中國近代的錢銀文明,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經(jīng)濟(jì)、金融的興衰和滄桑,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錢幣收藏愛好者遍及全國城鄉(xiāng),流散民間的歷史錢幣不斷被發(fā)現(xiàn),其間不乏出譜很多,錢幣投資成為時下收藏大熱門。具有的收藏價值和市場價值,是值得投資的的古玩類。
據(jù)有關(guān)資料,四川銅幣的主要作用是用來發(fā)軍餉的,所以它具有貨幣和民用貨幣的雙重職能。此幣有5文、10文、20文、50文、100文五種面值,其中50文幣僅存樣幣,極為。而50文幣鑄造數(shù)量比較少,由此可見,此枚50文四川銅幣是世間難得的,極為,收藏價值。
四川銅幣近期成交記錄:
四川銅幣軍造一枚---------成交價:90萬RMB 中華民國元年造一枚---------成交價:88萬RMB
四川銅幣一百造文一枚---------成交價:92萬RMB 四川銅幣五十造文一枚---------成交價:90萬RMB
四川銅幣十文造一枚---------成交價:96萬RMB 四川銅幣貳佰文造一枚---------成交價:126萬RMB
四川銅幣五文造一枚---------成交價:138萬RMB四川銅幣貳十文造一枚---------成交價:148萬RMB
四川銅幣是大眾收藏品,收藏者有一定數(shù)量,前期國內(nèi)各區(qū)域都有實力型買家介入四川銅幣板塊,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市場供貨量,導(dǎo)致其價格快速走高。同時,四川銅幣的價值也在同步上升。從藏家和市民的接受程度看,預(yù)計后期四川銅幣的價格還將繼續(xù)上漲。
“軍造四川銅幣”是辛亥革命時期的產(chǎn)物。1911年12月發(fā)生“成都兵變”,以尹昌衡、羅綸為正副都督的四川軍取代了成立僅12天的大漢四川軍。新的四川軍成立之初即面臨著需用日繁、度支日絀的財政困窘局面。軍迅速接管了四川成都造幣廠,決定鑄造“四川銅幣”以應(yīng)急。為滿足軍需和保路運(yùn)動的需要,廢除了前清龍模銀銅幣,新創(chuàng)四川銀、銅幣模型,于1912年起,由四川造幣廠正式開鑄四川軍“漢”字銀、銅元。
收購藏品類型如下
1、瓷器類
收購瓷器類型根據(jù)不同年代瓷器進(jìn)行區(qū)分:唐代三彩釉陶器(俗稱唐三彩)、宋五大名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磁州窯、龍泉窯、耀州窯、德化窯、元代元青花瓷(又稱元青花)、元釉里紅、青花釉里紅(俗稱青花加紫)、明代帶款的宣德青花(俗稱宣德青花瓷)、成化斗彩(又稱逗彩)、成化青花(分官窯,民窯兩種)、萬歷青花(稱萬歷青花瓷)萬歷青花釉里紅、弘治黃釉、嘉靖青花、永樂青花、洪武青花 洪武釉里紅、清三代瓷器等。
4、玉器類
紅山文化(6500年前)玉器類主要有玉豬龍、C形龍、馬蹄形器、勾云形玉佩、玉璧、玉鐲玉梟、玉龜、玉蟬、玉鳳、玉傭;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存續(xù)之間約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玉璧、玉琮、玉鉞、高古玉戰(zhàn)漢以前的。
5、雜項類
雜項藏品收購有:天珠、筆洗、鼻煙壺、紫砂壺、名人字畫、青銅器、夏商周或者戰(zhàn)漢時期的雞血石、田黃、樹化石等。
4、名貴木材
收購的名貴木材有:金絲楠木、陰沉木、樟木陰沉木、烏木、上三千年的陰沉木等稀有名貴木材。
5、錢幣類
古代流通貨幣或者收藏幣有:大清銅幣、大清銀幣、光緒元寶、古金幣、古銀幣、袁大頭、孫小頭、紀(jì)念發(fā)行幣等有收藏價值的錢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