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的黃金回收機構通常擁有營業(yè)執(zhí)照和貴金屬回收資質等相關證件,這些是其合法經營的重要標志。正規(guī)機構在進行黃金回收時,通常會遵循公開、公平的原則,按照市場價格進行合理報價,并提供詳盡的評估流程及回收憑證。此外,的檢測手段也是正規(guī)機構的一大優(yōu)勢,確?;厥盏狞S金真實可靠。
“回收黃金”“黃金超值換購”“增值換款”“0折舊0耗損”……近期,隨著黃金市場價格變化,黃金回收、以舊換新成為消費熱點,許多商家推出促銷活動,鼓勵消費者換購新產品。然而,黃金回收、超值換購的活動往往規(guī)則繁多,不少消費者反映遭遇“套路”,索賠無門。打著黃金“回收”的招牌廣告比比皆是。記者調查發(fā)現,所謂其實都是商家吸引消費者的幌子,實際的回收價低于實物黃金即時價不說,還遠低于黃金首飾的銷售價。商家均表示,終回收價還要看黃金成色。商家會對回收的黃金進行損壞性驗金,即在現場對舊金進行燒熔,根據燒熔后金疙瘩的成色判定終價格。如果成色達到足金標準,則按回收價標準執(zhí)行;如果達不到足金標準,則根據成色降低回收價或拒絕回收。相對而言個體黃金店的回收價要比品牌連鎖店高出不少。福州喜得福珠寶店負責人表示,可以以每克500元回收黃金。他單憑經驗就能認定記者提供的黃金飾品是否是足金,無須燒熔驗成色,并稱回收價還可再商量、再上浮。
“本來想趁著金來換個新款,算來算去,換新款要補5000多元,我直接不換了。”王女士兩年前購入了一款28克金手鐲,當時金價為450元/克,手工費60元/克,一共花費了14280元,一看飆漲至660元/克的金價,她記著當年銷售答應的“隨時換新款”,拿著金手鐲來同品牌店內換款。
結果,一通計算下來,怎么都不合適,“直接賣了的話,能賣13720元,虧500多元。”而如果參加店內的“以舊換新”的話,“金店的工作人員說我的鐲子成色差,有磨損,折舊費是高格的,換同克數的話,除去折舊費、舊手鐲的手工費,再加上新手鐲的手工費,我還要再補5000多元,算了吧!”
“以舊換新”時,除了“數字游戲”,更讓人防不勝防的是“一口價金飾”。
“我當時買的是‘一口價金飾’的手鏈,來店內回收時,只按照克數稱重,當時買的時候1克合到1000多元,現在回收價格是480元/克,直接賣了我虧慘了。”劉女士滿心歡喜地來到金店,卻發(fā)現自己的“一口價金飾”的單價遠遠回收價格,而“以舊換新”的話,她只能換同克數的金飾,“根本沒有這么輕的手鏈,店員讓我們去看看小戒指有喜歡的嗎……”
而一位從業(yè)多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拿克數金飾換“一口價金飾”,才是坑的,“比如,當時有一位老人拿了50克的金飾來換新款,融掉稱重后,值23400元,結果老人換了一個‘一口價金飾’,價錢一樣,新款克重只有23克,虧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