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鑒初篩
觀察包漿:真古玉包漿溫潤,仿品多呈“賊光”
檢測硬度:和田玉硬度6-6.5,可劃動玻璃
儀器檢測
必檢項目:紅外光譜(玉種鑒定)、顯微觀察(工痕分析)
選檢項目:XRF(元素分析)、拉曼光譜(沁色檢測)
自我評估清單
基礎(chǔ)信息登記表(尺寸、重量、沁色等)
保存狀況評級(全品、微瑕、修復)
初步斷代(參照標準器型圖譜)
調(diào)整系數(shù):
著錄于《中國出土玉器全集》+30%
牛津檢測報告(熱釋光測年)+20%
當前紅山玉熱度指數(shù)+15%
綜合估價:500萬×(1+30%+20%+15%)=825萬
送拍實務操作
材料準備清單
高清照片(自然光+特寫)
檢測報告(CMA認證)
傳承證明(收藏證書/交易記錄)
學術(shù)資料(著錄/展覽記錄)
送拍過程:
2019年保利秋拍
保留價:2800萬
成交價:5100萬
溢價因素:出版著錄+科學檢測
香港:翡翠與宮廷玉器主戰(zhàn)場(占亞洲交易量的65%)
紐約:高古玉國際定價中心(戰(zhàn)漢玉器成交額占全球40%)
北京:明清玉器(保利、嘉德占據(jù)70%市場份額)